商务英语口语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商务英语口语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皮格马利翁与伽拉忒亚的简介
皮格马利翁与伽拉忒亚的简介
提示:

皮格马利翁与伽拉忒亚的简介

在18世纪,俄国彼得堡美术学院有一位外籍教授,他在该院任历史画的班主任,并在俄国创作了大量以寓言、神话和历史故事为题材的油画,在那里享有很高的声誉,此人就是在1760年应邀来到俄国的法国洛可可画家路易·拉格雷尼。路易·拉格雷尼(1725~1805)与其兄弟让·雅克·拉格雷尼(1739~1821)、他的儿子弗朗索瓦·拉格雷尼(1774~1832)三人都是画家,人们称他们是拉格雷尼艺术家庭,他本人被叫做大拉格雷尼。他的弟弟让·雅克·拉格雷尼也从事历史画与神话题材的油画创作,而且是兄长路易一手培养起来的,故称他是小拉格雷尼。大拉格雷尼原是卡尔·旺洛(Carle VanLoo 1705~1765)的学生。这位老师是法国18世纪很有名的历史画家。俄国女皇叶卡特琳娜二世从卡尔·旺洛的画室购买了一些画稿,并交给她的彼得堡美术学院,后被俄国奉为欧洲首屈一指的画家,当时的法国《信使报》拿他与古希腊时的著名画家阿佩莱斯相提并论。名师出高徒,大拉格雷尼在他的门下,深得老师古典派绘画构图的三昧,也作起当时最吃香的历史画来。大拉格雷尼在俄国时善画肖像,他的一幅《艺术保护人叶·彼得罗芙娜》(1761年,现藏列宁格勒俄罗斯美术馆),具有精熟的素描表现力。而在神话与历史题材上,他则喜欢添加装饰性色调,人物的造型比较缺乏生气。如这一幅《皮格马利翁与伽拉忒亚》是一幅为宫廷作装饰用的油画代表作,上述特点就表现得十分明显。椭圆形的画框是宫廷贵族对绘画的时尚爱好,画上的皮格马利翁身穿黄、蓝两色古代服装,这两块对比色加强了伽拉忒亚的裸体美,粉艳的肌肤(传说伽拉忒亚体白如奶,为海中50 名涅瑞伊得斯女神中最美的一个),强化了这幅画的洛可可趣味。但是女神的整体形象缺乏造型魅力,过于丰满并且丧失了部分应有的线条美。 据希腊神话说,皮格马利翁是塞浦路斯国王,曾钟情于阿芙罗蒂德女神的一座雕像。这一传说后被罗马诗人奥维德的名著《变形记》加以改作与发挥,创造了一个更脍炙人口的故事:雕刻家皮格马利翁创造了一尊表现他心中理想的女性的象牙雕像。他把这尊女像比誉为神话里的海中女神伽拉忒亚,并渐渐对自己的作品产生了爱情。维纳斯女神感于这位雕刻家的真诚的爱,答应赐给这尊雕像以生命。画上所描绘的是按照奥维德的《变形记》构思的场面,在这里的皮格马利翁已不是国王,而是一个民间雕刻家。地上有雕凿的工具,伽拉忒亚刚从雕像的底座上下来。右侧还有他的工作台。这个传说后来被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改编而成为更富有情理性的剧本,使艺术家从热爱自己的艺术作品中最终得到幸福的幻想性生活,它具有生活的象征意义。这一油画作于1781年,其时他已返回法国(他于1760年被俄国女皇聘请,参加冬宫的绘画装饰工程,后入彼得堡美术学院任教,1762年回国)。作品现藏于美国底特律美术学院内。

卖花女的作品赏析
提示:

卖花女的作品赏析

《卖花女》讲述的是社会底层人物的悲惨遭遇,客观地展示了当时英国的社会面貌,同时更深入地揭示了当时英国的社会问题。因此,伊莉莎所处的伦理环境、对社会的伦理诉求及伦理身份的转变是萧伯纳关注社会问题的最佳注脚。立足伊莉莎做出身份选择的伦理环境,探讨伊莉莎改变自我的动机以及此后她所经历的伦理身份困惑,从而找寻导致其伦理困境的根本原因是作为萧伯纳社会问题剧的伦理价值所在。 萧剧《卖花女》讲述了语音学家希金斯与皮克林打赌,将卖花女伊莉莎改造成了大使馆舞会上风度优雅的绝色公主这样一个故事。萧伯纳以神话中人物名为剧本命名,显然是在向读者昭示其作品与该神话之间的联系。神话中,象牙变成美丽的雕像,雕像又被赋予生命,从象牙到少女,其改变一是由于皮格马利翁精湛的雕刻技艺,二是由于女神为其注入生命。萧剧中伊莉莎从一个“满嘴土话的家伙”变成大使馆舞会上人人艳羡的“匈牙利王家公主”,这是希金斯对她6个月的语音和仪态训练的结果。然而比外在蜕变更重要的是她心灵的觉醒,从一个自卑的卖花女成长为一位敢于追求心中理想的反抗者。神话原型批评认为,神话的意义不在起源,而在于后来的文学展开。萧伯纳重拾神话原型是有自己的创作目的的,因此他在模仿的同时也进行了大胆的改变。不同于伽拉忒亚的被动,伊莉莎在被心灵之神注入生命之后,清楚的意识到自己对生活的期盼,于是勇敢的走上了寻求内心独立和平等关爱的斗争之路。 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在希金斯和伊莉莎之间是不能成立的。希金斯与其说是一个教师,不如说是一个对语音学近乎痴狂的学者。英语对他来说是最为神圣的,因为它是莎士比亚和弥尔顿的语言。他具有很高的语音学天赋和超常的判断力,对周围的人的发音极为敏感,任何玷污英语这一神圣语言的人都令他无法忍受。他痴迷于自己的工作,而且,像许多专注于工作的科学家一样,他在生活上不拘小节,甚至邋邋遢遢。作为教授别人如何使用得体语言的他,自己却是出口不雅,频频诅咒。这样一个有悖于传统“教师”形象的希金斯,为作品增加了一种很强的讽刺效果。他第一次遇到伊莉莎时宣称自己三个月就可以改变她的口音,使她具有伯爵夫人的言谈举止。他这么说只是为了表现自己的语言学才华,并没有真正想去改变伊莉莎,也没有预料到自尊心受到伤害的伊莉莎会在第二天登门拜访,主动要求他授课。为了证明自己语言学的才能,希金斯决定进行一次“试验”。至此,在希金斯和伊 莎之间似乎形成了一种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这种关系显然是伊莉莎所希望的,她是带着学费和自尊心来的。但是在希金斯看来,伊莉莎完全是他的一件实验品——他们之间是试验者和试验对象的关系。他命令佣人剥掉伊莉莎的衣服,在她换上新衣服之前用纸把她包起来(如同包一件物品)。当皮尔斯夫人抱怨她无处安置伊莉莎时,他命令她把伊莉莎放在垃圾箱里——希金斯的态度可想而知。不难想象,伊莉莎蹩脚的语音是足以能够让希金斯把她当作垃圾的。现在,希金斯就要开始他的试验了——用这样的一堆垃圾塑造出一个受人尊敬和让人羡慕的伯爵夫人来。 虽然在希金斯眼里,伊莉莎是完全属于他的一件杰作,但是伊莉莎——除却拥有伯爵夫人的语言——在精神上和身体上都是不属于他的。“希金斯最终完成了他的工作,但是他忘了一件事——他面对的是一个人,而不是一台精巧的机器。”伊莉莎最终完成的转变不是由一个卖花女变成伯爵夫人,而是由一个虚幻的“伯爵夫人”变成一个拥有独立意识的女性。因此,在希金斯与伊莉莎之间,创造者与作品以及由此产生的主人与仆人的关系都是不可能实现的,相反,随着伊莉莎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两人之间就只能形成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 其实,在伊莉莎主动去找希金斯要求他教自己说话的时候,她就已经在试图和希金斯进行对话了。她带着钱去找希金斯,她认为既然自己会付出学费,而不是上门乞求,希金斯就应该平等地对待她。那么伊莉莎为什么要去学习“说话”呢?在同希金斯的第一次对话之前,伊莉莎先有了一次和她自己的对话。在第一幕中,伊莉莎出场以后,希金斯把她的语言都记录下来,然后又惟妙惟肖地模仿出来,随后他对伊莉莎的侮辱使她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伊莉莎通过希金斯看到了自我的镜像。根据巴赫金的“镜像”理论,自我无法脱离他人而存在,要认识到完整的自我,就必须从他人对我的感受中感受自我在人群中的存在状态。“我与他人之间彼此印证彼此的存在”。希金斯 作为伊莉莎的一面镜子,使她意识到了语言给她带来的局限性,以她现在的口音,连一份花店的体面的工作都找不到,这是伊莉莎获自我意识的第一次增长。她试图改变自己的地位和处境,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变自己的语言,这是她主动拜访希金斯的原因。伊莉莎和希金斯之间冲突的暴发,是他们的第二次对话。此时伊莉莎通过与希金斯、皮克林,以及众多上流社会人物的交往,自我意识更加增强,她已经敢于反驳希金斯的权威的口气。在这之前,希金斯也有一次与自我的对话。希金斯具有语言的天赋,他教会伊莉莎如何运用特殊的语言来改变人们对她的看法,伊莉莎所说的都是他的语言,她的成功是希金斯的自我成功和自我证明,伊莉莎 只不过充当了一件希金斯证明自己的才华的工具——她向他言说着他所希望的东西。如果说希金斯作为一面镜子,让伊丽莎认识到了自己的局限,那么伊莉莎作为一面镜子时,希金斯从中看到的只有自我满足与盲目自信,直到伊莉莎敢于冲撞他,使他受到另外一个声音的震动。希金斯与自我的对话其实就是一次独白。 伊莉莎对于自己被上流社会接受的事实并不感到特别喜悦,因为虽然眼下的生活是光鲜迷人的,她却无法预知自己的未来——这是一个除了她自己没有人关心的问题。上流社会生活是安逸且舒适的,这样的生活对于一个街头卖花女来说,只需浅尝就会头晕目眩。伊莉莎觉得自己在做梦,并希望这个梦可以持续下去,那样她就不用为未来烦心,不用担心自己要回到卖花女的身份了。然而现实无情地打碎了她的梦。如果说大使馆舞会是场让希金斯和皮克林感到兴奋的胜利,那它对于伊莉莎只是一种折磨,她“以全副精神应付这次考验,使她好像在睡梦里在一片沙漠上行走”。这场梦魇结束后,伊莉莎要面对是另一个更现实的问题:她的明天该怎么办?她开始感受到流光浮影背后的空洞,感受到当下生活与她当初理想的距离,“上层社会同下层社会的劳苦人民相比……只是受过一些教育,能操较为文雅的语言,此外并无更多长处”。而她需要更本质更真实的东西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当听到希金斯高兴地说“谢天谢地,总算完了”的时候,她“猛然瑟缩一下”。对两个男人来说,这是场游戏,而伊莉莎却把所有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希望投注在里面。游戏结束了,梦该醒了,但她看不到出路。 “伊莉莎极力控制自己……最后实在忍不住了,就让自己倒到地板上,大发脾气。”她极力维持的平静崩溃了,她“抓起拖鞋向他(希金斯)扔去,扔完一个又扔一个,其势甚猛”。这可说是伊莉莎内心成长的一个转折点。美梦结束,两个男人对她漠不关心的事实像一剂猛药让她不得不清醒过来,以前潜伏在心里的对未来隐约的担忧在这一刻浮上水面。她“发出一声窒息的吼叫”,向希金斯质问到“我怎么办?我怎么办?”希金斯的回答让她彻底清醒了:“我怎么知道你怎么办?你怎么办又算得了什么?”这对追求自我身份完整的伊莉莎是个沉重的打击,她终于从希金斯口中知道了“他把对她的操纵控制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撕破了粉饰的太平,伊莉莎“绝望地低着头”,她知道这场游戏已经结束,她如果想按自己原先设想的生活继续下去,就必须离开这个地方。尽管这时伊莉莎并不清楚自己该怎么做,她还是勇敢的选择了离开,一如当初来向希金斯求教一样,她不愿成为被命运摆弄的可怜虫。黑格尔说:“人格的伟大和刚强只有借矛盾对立的伟大和刚强才能衡量出来,心灵从这对矛盾中挣扎出来,才使自己回到统一。环境的相互冲突愈多、愈艰巨,矛盾的破坏力愈大,而心灵仍坚持自己的性格,也就愈显出主体性格的深厚和坚强。”伊莉莎的心灵是觉醒在痛定思痛之后的。她向希金斯求教不为成为表面上的公爵夫人然后嫁入豪门,而是为了能有一份更让人尊重的工作,更好的自食其力。即使是之后那段迷失在上流社会生活中的日子,她也没有完全忘记自己,心底总有关于未来的隐隐的不安。她把希金斯和皮克林当作朋友,最后却看清自己与希金斯所代表的社会“不可能有共同的感情”,这与她一直所追求的平等关爱是相互冲突的,于是她决心与他们决裂,愤然出走。这样的心灵历程不可谓不艰辛,但伊莉莎最终从矛盾中挣扎出来,完成了自己的蜕变,显示出她寻求自我身份的坚定。 最后一幕里,伊莉莎和希金斯的话语主动权倒转了。伊莉莎始终“和和气气”、“安闲自若”,相反,希金斯则“大吵大闹”。从她面对希金斯时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她已经清楚地知道自己对生活的期望是什么,所以此时她如吃了定心丸一般,不再慌乱,也不再歇斯底里。他们两个最后一场谈话中,伊莉莎说出了自己对人与人之间温情的渴望:“我做这个不是为了漂亮衣服和汽车……我只要求彼此能够友爱一些。”这场推心至腹的交流,却也因为两人价值观的差距而不欢而散。虽然艰难,但伊莉莎心灵最终还是觉醒了:她获得了充分的自我认识,并准备坚持自我,不言放弃。文末希金斯也以他的方式承认了伊莉莎的成熟:“你和我和皮克林将要是三个独身汉而不是两个男人和一个傻姑娘了。” 在卖花女刚出场时,她的穿衣打扮透露出她的品位是粗俗的:“头上戴着一顶沾满灰尘和烟灰的黑色的水手草帽,看样子好久都未曾洗过。她的头发也很脏,泛着一种非自然的灰老鼠似的色泽。”然而,这是与她的家庭环境密切相关的:她的父亲是一个爱喝酒的倒垃圾的工人,不能给她足够的经济支撑,同时不能让她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第五幕中,伊莉莎的父亲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一年有三千英镑收入的富人。但是,他并不能像上层阶级那样把经济资本转化为文化资本。社会学研究注意到,上层阶级的贵族品位凝结着大量的文化资本,而新生为贵的暴发户虽有高额的经济资本,却缺少已转换和积淀下来的文化资本。因为文化资本与金钱、贵族头衔是不同的,它不可以直接地传递给某个人,而是慢慢地内化为身体形态的个人性情,如习性、品位等。希金斯与伊莉莎来自社会中两个不同的阶级,他们在最初的文化积累上就是不平等的。小孩一出生就通过家庭被社会分隔开,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中,他们会拥有不同的语言、饮食习惯,甚至身体的姿态也是不同的。希金斯的母亲,希金斯夫人有着浓厚的艺术气息,她崇尚的家具风格是莫里斯和彭·琼斯派,房间的摆设十分美观。房间里还挂了几幅油画,其中一幅是希金斯富人的肖像。这些体现出了希金斯夫人所积累的文化资本的物质形态。由此可见,希金斯的童年时期一定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的熏陶,从而能够积累更多文化资本。希金斯比伊莉莎更容易得到学校教育和社会的认可。 希金斯认为伊莉莎的土音是让她下半辈子只能在贫民区里混,而教育能给她带来巨大的转变。他口中的教育,实际上是以他的标准英语与上流社会礼仪为基准的统一。布尔迪厄认为,这种统一原则给上层阶级带来了一种政治权利的操纵与垄断。作为一个上流社会的语言学教授,希金斯拥有一种话语权威:“不超过三个月,我便可以让她出席外国大使的花园宴会,别人一定以为她是一位尊贵的夫人呢!或许我还可以为她找到一个去贵族家中当保姆或店员的差事,那样的差事一般都要求能说一口纯正的英语。”伊莉莎认为他可以讲出一口上流社会的口音,并因此把他看做是权杖的拥有者,“言语的效力来自语言的外部,这可以通过一个具体的方式显示出来:当发言者站起来发言时,一只权杖传递给他(根据荷马所言)”。 另外,伊莉莎接受语音训练的场所也是有一定含义的,萧伯纳没有选择客厅或是其他地方,而是在实验室里。场合越正式,它越能把这种支配的语言方式强加给被支配者所认知。伊莉莎得知希金斯是一位语言学教授后,深信他只需三个月的时间就能使自己有所变化,且在接受训练时,她并没有质疑过希金斯所教授的言谈举止的方式。 希金斯对伊莉莎的训练看起来是成功的,而伊莉莎通过教育似乎获得了一定的文化资本。经过希金斯对其六个月发音、讲话方式和行为举止的训练,卖花女被塑造了一个新的社会身份,即一位上流社会的语音纯正、谈吐文雅、仪态端庄的淑女。然而伊莉莎却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失落感,她完全感觉不到归属感,正如她自己对希金斯所抱怨的:“我还有什么事? 你令我成了现在的情形,我还有什么事能做呢? 我能去什么地方,我能做什么事情,我的以后该如何继续?”此时的伊莉莎不可能再回到以前的生活,因为她把自己的原本的口音完全忘记了, 她就是想用从前的发音说话也已经做不到了。 文化资本的本质被萧伯纳隐秘化了,金钱仍决定个人的社会位置。由于受制于社会位置,个人很难真实地理解现实:大多数被支配者往往只能接受意识形态的笼罩,想当然地认识现实,无意识地接受支配者的价值观,导致歪曲地理解自己的生存状态。在获取文化资本的过程中,政治、经济上的不平等被隐藏了。社会中的个人则误认社会秩序、等级分类的“天然性”。作为符号权力的文化使得支配与被支配、统治与被统治的权力关系以更隐蔽的方式运作,屈从者却对此丝毫没有意识到,并自愿服从统治力量的规训。这些之所以被个人不假思索地接受,是因为在其背后存在的整个社会的秩序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对立。这种分类的标准是任意的、人为的,是特定的群体依照自己特殊的权力关系建构的。同样的,文化也是任意的、人为的建构系统。从来没有哪一种语言是天然合法、高贵的。伊莉莎期望获得的文化资本只不过是一些任意的阶层符号的收集,第五幕中,伊莉莎怀疑文化资本的真正价值,声称希金斯所教给她的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技巧,“像是学习用时尚的方式跳舞”,表明她认识到教育真正的价值一种测量社会声誉的工具。 当伊莉莎发现六个月后的自己成了任人摆布的玩具时,她内心的挣扎、无助使她的自我意识再次爆发,最终选择逃离了希金斯教授的家。她竭力摆脱任人宰割的命运而渴望回归真实的自我。希金斯自然也不会接受只是改变了语言习惯的伊莉莎,其所谓上层阶级的身份不过是虚伪的装饰,其本质仍然是下层阶级的卖花女。伊莉莎“除了我叫她想的说的以外”,根本没有属于她自己的思想。伊莉莎也终于在六个月之后认清了现实,逐步瓦解了当时的坚定。她痛恨自己的懦弱与无力,渴望实现全新的自我。 《卖花女》深刻揭示了当时的英国社会个体在自我重塑过程中遭遇的伦理困境。卖花女伊莉莎试图通过学习上层阶级的言谈举止来跻身上层社会,从而改变她卑微的身份。但是她并没能依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这种愿望。在剧作结尾,伊莉莎仍然是借助意外获得大笔财产的父亲才摆脱她耻辱的下层阶级身份。伊莉莎最初看似美好的愿望让她失去了自食其力的力量,也迷失了真正的自我。伊莉莎虽然取得外表、谈吐等自我转变的成功,却同时陷入了更为糟糕的伦理困境。她在追逐所谓高贵社会身份的同时,更失去了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萧伯纳通过讲述伊莉莎的故事,集中再现了当时英国社会个体阶级身份与伦理诉求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对该社会中个体寻求自我实现的可能性寄予了关注,从而传递出深刻的伦理意蕴。 对话萧伯纳认为戏剧过于注重情节往往会有损于它的思想性,而“讨论”却是“一个打动人类良心的技巧”,是揭示真理的最好的方法。所以他总是采用讨论的方式,以达到引人思索的目的。《卖花女》中同样有很多角色之间的讨论,比如皮克林对希金斯的告诫以及女管家的劝告,还有希金斯和母亲之间的讨论。但是独断专行的希金斯是不会接受别人的意见的,因此这些讨论不能够形成一个与之对话的声音。相反,被希金斯视为自己的作品的伊莉莎却发出了与他对话的声音。这个声音形成了一种新的讨论的形式。 巴赫金认为,“对话”是指两种处于平等地位的独立意识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他指出,苏格拉底对话录是最早的“对话”形式,真理正是从两个声音不断交换的过程中流露出来的,而不是源自一个声音的独白。但是在对话录的后期,苏格拉底逐渐变成了一种耳提面命的导师的形象。这一形象的出现就意味着权威的确立,于是柏拉图在《斐德罗篇》中把所有的人划分为九等,等级越高的人距离真理越近。有了权威之后便不再有对话而只有传授了,真理的讨论就变成了真理的独白。在《卖花女》中,希金斯无疑是“独白”的权威。在第一幕里,希金斯一开口就锋芒毕露,咄咄逼人。作为一个很有造诣的语言学教授,他确实具有如何“说话”的权威,剧中也多次展示了希金斯说话的才华,比如他连威吓带哄骗地把伊莉莎留住,他轻松地打发了前来敲诈的杜利特。希金斯既不是恶棍,也不是别的反面人物,他不惹人反感,甚至“有些让人喜欢,因为他有些孩子气”。他最大的缺陷就是他只相信“独白”,不相信“对话”。《卖花女》表现了对这种缺陷的讽刺和对希金斯自我认识局限性的批判。直到最后,希金斯还是表现出一种盲目的自信,相信伊莉莎会回到他的身边来,而伊莉莎已不再是一个像玩具一样任由他摆布的物体,而是一个获得了自我支配和选择的自由的人。就像《弗兰根斯坦》中的韦克特一样,希金斯热情而专注地沉浸于自己的“创造”之中,却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创造”的后果 。自我意识的觉醒是萧伯纳戏剧中常见的主题——年轻的主人公在经历一场个人危机之后获得对自我的重新认识。获得独立意识之后的伊莉莎必然要求与希金斯平等地对话,对话的主题正是通过两人之间的“对话”关系一步步地揭示出来。 语言伊莉莎多次使用双重否定句来表达否定意思,主谓也常常不一致,也不注意语法规则,说的完全是非标准英语,在她接受训练前这样的表达随处可见:当伊莉莎得知有人(希金斯)在记录她说的话,可能控告她,她为自己辩解时说:“I ain't done nothin’wrongby speakin’to the gentleman.”她想表达的是否定意义,即自己同那位绅士说话并没有错,但她却用了双重否定句;当她不满于希金斯只关心他自己而对别人冷漠无情时说:“You don’t care for nothin’butyourself.”也误用了双重否定句来表达否定意思;当别斯太太认为在对伊莉莎知之甚少的情况下,对她进行语音训练这种做法不合理,担心受训练后的伊莉莎无所去处,于是对她说:“Go home to your parents,girl. ”让伊莉莎回到父母身边,而伊莉莎的回应是:“I ain’tgot no parents.”这里不仅误用双重否定来表达否定意思,而且主谓搭配也不合语法规则;当希金斯让伊莉莎看他所记下的话时,伊莉莎说:“That ain’t properwritin’. I can’t read it. ”ain’t 与主语that不一致,类似的主谓不一致的还有“It weren’t fit for pigs to live. Ihad to pay four and six a week.”“He’s no gentleman,he ain’t,to interfere with a poor girl! ”“Anybody'dthink you was my father! ”等。作者通过这些不合语法、句法规则的语言描写,进一步把卖花女伊莉莎的低下社会地位和不良教育背景展现在读者面前。 希金斯认为一个人的语言水平决定着他的社会地位,当他在街头听到伊莉莎那难听、蹩脚的英语时,对众人说:“Her English will keep her at the gutter(臭水沟)or the rest of her days. ”gutter 本义是臭水沟,这里比喻肮脏的贫民窟、艰辛的流浪生活,意指伊莉莎粗俗的语言决定了她只能永远生活在下层社会,过最艰辛贫困的生活。希金斯无法忍受伊莉莎那不堪入耳的英语,把它批评得一无是处,进而也瞧不起伊莉莎,说她是:Yes,you squashed cabbage leaf! ”,这里把伊莉莎比喻成烂菜叶,表明他对下层社会人的冷漠和鄙视;后来当伊莉莎去教授家请求接受训练时,教授说:Should we ask this baggage(行李) tosit down... orshall we just throw her out of the window?”此处他也不认为言语粗俗的伊莉莎是一个人,而把她当做一件东西(行李)可以随便丢弃。此时伊莉莎自觉自尊受到伤害,辩解道:I won’t be called a baggage.”管家别斯太太也谴责教授说:But,sir,you can’t take a girlup like that...as if you were picking up a pebble onthe beach.”意为不能把伊莉莎当作从沙滩上捡回的鹅卵石,鹅卵石没有情感,但女孩有,被改造后她将何去何从呢?这些比喻用法都表明了会使用高雅语言的资产阶级内心世界的丑恶和虚伪。 在第二幕中,当卖花女初次来到希金斯家中,希金斯认为她的语音已经有记录完全没有利用价值时,他毫不客气地对皮克林说:“Should we ask thisbaggage to sit down...or shall we just throw her out ofthe window?”当伊莉莎完全不能领会他的美妙发音时,教授则很不痛快地对女管家表示:“All right,Mrs.Pearce,don’t order those new clothes.Throw her out.”希金斯的语气是如此不尊重人,傲慢之极。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居然对卖花女说“Yes,you squashedcabbage leaf! You disgrace to the noble architecture ofthese columns! You incarnate insult to the English language... ”(你这片烂菜叶,你丢尽了这里庄严地圆柱建筑的脸,你对不起英国的语言……)。出自语音学教授之口这句话难道不是对所谓的“贵族语言”极大地讽刺?到底是谁对不起英国的语言?而且正是由这样一个满口脏话,毫不懂礼貌的人通过改造一个完全没有教养卖花女的语音就能让她步入上流社会,这不是对资产阶级上层社会绅士淑女的绝妙嘲讽么?

蒲松龄的写作背景
提示:

蒲松龄的写作背景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山东省淄川县(现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19岁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考皆第一而闻名籍里,补博士弟子员。但后来却屡应省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几近40年,直至71岁时方撤帐归家。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正月病逝。�

一生热衷科举,却不得志,72岁时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验。毕一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8卷、491篇,约40余万字。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作品继承和发展了我国文学中志怪传奇文学的优秀传统和表现手法,情节幻异曲折,跌宕多变,文笔简练,叙次井然,被誉为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聊斋志异》书成后,蒲松龄因家贫无力印行,直至1766年(清乾隆三十一年)方刊刻行世。后多家竞相翻印,国内外各种版本达30余种,著名版本有青柯亭本、铸雪斋本等,近20个国家有译本出版。全国《聊斋》出版物有100多种,以《聊斋》故事为内容编写的戏剧、电影、电视剧达160多出(部)。�

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计有文集13卷,400余篇;诗集6卷,1000余首;词1卷,100余阕;戏本3出(考词九转货郎儿、钟妹庆寿、闹馆);俚曲14种(墙头记、姑妇曲、慈悲曲、寒森曲、翻魇殃、琴瑟乐、蓬莱宴、俊夜叉、穷汉词、丑俊巴、快曲、禳妒咒、富贵神仙复变磨难曲、增补幸云曲),以及《农桑经》、《日用俗字》、《省身语录》、《药崇书》、《伤寒药性赋》、《草木传》等多种杂著,总近200万言。

早年

蒲松龄的一生较少到外地旅游,家境贫寒,生活清苦,但他却常到济南居留。在济南期间,留下了不少文字,其中有一首题为《客邸晨炊》的诗:

“大明湖上就烟霞,

茆屋三椽赁作家。

粟米汲水炊白粥,

园蔬登俎带黄花。”

短短数语,道明了蒲氏旅居大明湖畔,晨曦早炊的生动情景。特别是后面两句,说了取泉水熬煮粟米粥,以及在案板上切配素食蔬菜包括黄花菜,用于佐食小吃的情景。可以想见当时蒲松龄自炊自啖、津津有味的早餐状况。

蒲松龄所记述的炊煮小米白粥,佐以菜蔬的早餐饮食,也正是山东大部分地区的日常饮食习俗。山东民间早晨多喜食粥,粥的品种甚多,有小米粥、大米粥、小米绿豆粥、江米粥、豆汁粥、红豆粥、荷叶粥等等。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马瑞芳教授在山东大学的演讲

如果问大家一个问题,中国古代最好的小说是哪一部?毫无疑问,白话长篇小说《红楼梦》。如果再问:哪部小说在艺术形式上和《红楼梦》不同,成就可以媲美?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红楼,一短一长,一文一白,形成中国古代小说的双峰。

《聊斋志异》不仅是中国文学的骄傲,它还是世界文学中非常有影响的作品,经常让汉学家感到惊奇。

家徒四壁妇愁贫

蒲松龄一生,始终在贫困线上挣扎。他为了温饱挖空心思;他一辈子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参加科举考试,屡战屡败,屡败屡战,非常痛苦;他为了写《聊斋志异》,受了很多的苦。

《聊斋志异》是一部很神奇的小说,而《聊斋志异》作者本身的出生就带有几分神奇的色彩。明代崇祯十三年,公元一六四零年,农历四月十六日夜间,山东淄川蒲家庄的商人蒲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看到一个披着袈裟的和尚,瘦骨嶙峋的,病病歪歪的,走进了他妻子的内室,和尚裸露的胸前有一块铜钱大的膏药,蒲惊醒了。他听到婴儿在啼哭,原来是他的第三个儿子出生了。“抱儿洗榻上,月斜过南厢”。在月光的照耀下,蒲惊奇地发现,新生的三儿子胸前有一块清痣,这块痣的大小、位置,和他梦中所见那个病病歪歪的和尚的膏药完全相符。病和尚入室,这是蒲松龄四十岁的时候对自己出生的描写。我国古代作家很喜欢把自己的出生说得很神秘,大诗人李白说他是母亲梦到太白金星入怀而生。而蒲松龄是他的父亲梦到病和尚入室而生,他还解释,我一辈子这么不得志,这么穷困,很可能就是因为我是苦行僧转世。苦行僧转世,是蒲松龄在《聊斋自志》当中杜撰的故事,但是我们看蒲松龄的一生,确实很苦。他生活很贫苦,他始终在贫困线上挣扎,他为了温饱挖空心思;他一辈子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参加科举考试,屡战屡败,屡败屡战,非常痛苦;他为了写《聊斋志异》,受了很多的苦。所以我们说蒲松龄三苦并存———生活苦,考试考得苦,写书写得苦。

我们先看他的生活怎么苦。蒲松龄年轻的时候,生活不是很苦,因为他的父亲弃儒经商,家里是小康之家。在父亲的保护下,年轻的蒲松龄可以安心读书,跟朋友们搞诗社。但是好日子没过多久,因为他分家了。为什么分家?因为家庭矛盾。蒲松龄的两个哥哥都是秀才,但是两个嫂子都是泼妇。蒲松龄曾经在他的书里面说过这样的话:“家家床头,有个夜叉在。”他这两个嫂子真是典型的夜叉,为了一点儿鸡毛蒜皮的小事,经常把家里闹得鸡犬不宁。蒲松龄的父亲只好给儿子分家。分家又分得很不公平,因为这两个嫂嫂又能打又能叫又能抢,而蒲松龄的妻子刘氏非常贤惠,沉默寡言躲在一边。分家的结果是蒲松龄分到农场老屋三间,破得连门都没有,蒲松龄只好借了门板安上。他分到了二十亩薄田,二百四十斤粮食,只够吃三个月。这样一来,蒲松龄就要自谋生路了,他于是开始了长达45年之久的私塾教师生涯。

私塾教师就是乡村小学教师,而且是到私人家里教书,待遇非常低微。算算具体的账,做私塾老师每年可以拿多少工资?最多八两。八两银子是什么概念?在当时农村一个四口之家维持一年的生活要二十两,这个账是《红楼梦》里刘姥姥算大观园的螃蟹宴时算出来的。所以说,咱们的大作家蒲松龄辛辛苦苦教一年书,挣的钱不够大观园半顿螃蟹宴。到了30岁以后因为父亲去世了,蒲松龄还要赡养他的老母,他穷到什么程度呢?“家徒四壁妇愁贫”。他有一首诗,叫《日中饭》,写到快收麦子的时候,家里没有粮食,只好煮了一锅稀饭,他那时候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大儿子一看煮好了稀饭,抢先把勺子抢到手里面,到锅底下找最稠的往自己的碗里边放,二儿子不干了,上去跟哥哥抢。蒲松龄的女儿就很可怜地、远远地站在那儿看着自己的父亲。蒲松龄非常心疼,我怎么样养活我这些可怜的孩子啊!蒲松龄还写了一篇文章叫《祭穷神文》。他说:“穷神穷神,我和你有什么亲,你怎么整天寸步不离地跟着我,我就是你一个护院的家丁,我就是你护驾的将军,你也得放我几天假呀,但是你一步不放松,好像是两个缠热了的情人?”这就是蒲松龄的生活之苦。

辛酸科举路漫漫

蒲松龄19岁的时候,参加秀才考试,他在淄川县济南府山东省,三试第一,成了秀才。三试第一后,蒲松龄连续四次参加举人考试,全部落榜。直到72岁,仍只是个贡生。这是为什么?

我们再看蒲松龄的科举考试之苦。蒲松龄一生不得志,他这个不得志恰好从少年得志开始。蒲松龄19岁的时候,参加秀才考试,他在淄川县济南府山东省,三试第一,成了秀才。录取蒲松龄的是山东学政施闰章。施闰章是个大诗人,清初号称诗坛的“南施北宋”,“南施”就是安徽人施闰章,“北宋”是山东人宋琬。施闰章给山东秀才考试出的第一道考题叫《蚤起》,这个题目是从《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来的。科举考试考八股文,要求你得揣摩圣贤语气,代圣贤立言。既然题目叫《蚤起》,顾名思义,你就要阐述孟子在《蚤起》里面所讲的那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蒲松龄怎么写的呢,他用文言文,我们用白话文把它说出来。蒲松龄说:“我曾经观察过那些追逐富贵的人,君子追求金榜题名,小人追求蝇头小利。至于那些本身并不富贵、但是经常迫不及待地守在富贵人家门前的,也大有人在。而对功名不感兴趣的,只有那些深闺的女子,她们才可以悠然自在地睡个懒觉,不去追名逐利”。蒲松龄的描写非常生动,像是一篇描写人情世态的小品文。接下来,蒲松龄走得更远,干脆虚构起来,他写齐人之妇如何夜里辗转反侧,琢磨着跟踪丈夫,其中有人物心理描写,也有人物独白和人物之间的对话,很像小说。这样的写法,当然不符合八股文的要求,但是蒲松龄遇到的考官是爱才如命的大文学家施闰章,他非常欣赏蒲松龄的文章,拿起笔来就写批语,说蒲松龄的文章“将一时富贵丑态毕露于二字之上”,把人们那种追名逐利的丑态通过《蚤起》这两个字写绝了,写活了,接着又写了八个字的评语:“观书如月,运笔如风”。“观书如月”,就是看前人的作品,看得明明白白、透透彻彻;“运笔如风”,就是写起文章来轻松愉快,非常流畅。施闰章大笔一挥,蒲松龄山东秀才第一名。县、府、道三试第一以后,蒲松龄名气很大。他踌躇满志,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进一步求取功名的道路,下一步要考举人了。

史料记载,蒲松龄三试第一后,连续四次参加举人考试,全部落榜。蒲松龄文章写得这么好,为什么他还会四次落榜?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施闰章录取蒲松龄根本就是一种误导和误判,因为蒲松龄并没有按照八股文那种严格的要求来写文章,施闰章因为爱才而把他录取为第一名。蒲松龄因此以为,这样写就能够取得更高的功名了。但是蒲松龄没有想到,其他的考官是些什么样的人。这些考官是拿着那种刻板的、腐朽的、毫无文采、绳捆索绑的八股文,当个敲门砖,取得了功名,他自己只会写这样的文章,他喜欢的也是这样的文章。像蒲松龄那种写法的文章,他怎么会欣赏呢?所以蒲松龄从考秀才一开始就偏离了跑道。

蒲松龄做了多长时间秀才?半个多世纪。秀才是科举考试当中最低的功名。但是秀才最辛苦,年年考试。根据朝廷制度,一个省的学政任期三年,学政一到,先把秀才组织起来考试,这叫岁试。岁试成绩分成几等,考到第一等可以成为廪生。廪生是个什么概念?廪生还是秀才,但朝廷每个月给你一定的钱,补助你的生活。那么,考到了一等是不是就一定是个廪生呢?也不是。因为廪生是有名额限制的,你考了一等,要等空了名额,才可以补廪。所以蒲松龄考中秀才之后,在一等考了很多次,差不多等了二十年,才成为廪生,朝廷才给他那点补助。秀才岁试以后第二年,要进行科考。科考就是给举人考试做准备。科考把秀才的成绩分成六等,考前两等可以参加举人考试,考后两等就得降成青衣。蒲松龄参加乡试,三年一次,考了多少次?十次左右,有的专家说十几次。这样一来,蒲松龄有三十年的时间年年都考。他48岁那年,又参加考试。他觉得自己文章写得非常好,写得也很快,拿到考题“唰唰”就写下来了。但是写完后,回头一看,坏了坏了,越幅了。“越幅”是一个科举名词,就是违反了书写规则。科举考试对文字形式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一页只能写12行,一行只能写25个字,而且得写完第一页写第二页,写完第二页写第三页。蒲松龄写得快,第一页写完,飞快一翻,把第二页翻过去了,写到第三页上了,这就隔了一幅,越幅,就不仅要取消资格,还得张榜公布。我们现在看,简直太可笑了,文章写得好,隔了一页,就要取消资格!这次“越幅”,蒲松龄自己是什么感受呢?他在词中说:“得意疾书,回头大错,此况何如,觉千瓢冷汗沾衣,一缕魂飞出舍”———吓呆了。

蒲松龄在科举这条路上拼搏到50岁之后,他的妻子劝他说:算了,别考了,如果你命中注定有功名,连宰相都做上了,何必一定得去考呢?咱们在村里住着,不也挺好吗?何必一定得像县官一样去听那个打着板子催老百姓缴税的声音呢?蒲松龄觉得他妻子说得很有道理。不过也有些专家考证,就在他妻子劝了他之后,他还参加过考试,仍然失败了。

蒲松龄19岁成为秀才,到72岁,成为贡生。贡生是什么概念?贡生相当于举人副榜。贡生有几种,蒲松龄是“岁贡”,又叫“挨贡”。就是做廪生时间长了,排队挨号挨上了贡生。做了贡生以后理论上可以当官了,蒲松龄得到一个虚衔“儒学训导”。儒学训导是什么意思呢?当时封建社会的学校分好几级,国家一级是国子监,省里面是府学,县里面是县学。这个儒学训导就是县学的副长官,相当于现在一个中学副校长了。但是蒲松龄这个儒学训导前还加了两个字“候补”。就是你虽然有这个资格,但是还得看山东省除了淄川县以外,其他县有没有空出名额来。对于72岁的蒲松龄来说,没有任何的价值了,贡生只是给他带来一点安慰,一点很实际的利益:朝廷要给贡生四两银子。而县官偏偏既不去给蒲松龄树匾、树旗,也不发给他银子。蒲松龄不得不一次一次写呈文、打报告去要。这就是蒲松龄在科举考试当中所受的痛苦。我们现在看觉得他非常可笑,非常可悲,非常可怜。但是在当时他只能求这么一条出路。因为科举制度是蒲松龄这样的穷知识分子改变命运的唯一的出路,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穷其一生写聊斋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经说过,“想象是伟大的潜水者”。一个作家,一个小说家能写出引人入胜的作品,虽然要有一定的生活基础,但是更要靠他的想像。《聊斋志异》就是一个作家天才的想像才能和艺术才能的集中表现。

蒲松龄为什么总考不上?这和他一直在艰苦地写《聊斋志异》有关系。蒲松龄是山东淄川人。淄川离齐国故都临淄数十里,有很多优美的民间传说。蒲松龄5岁的时候,改朝换代。满清入关,在扬州屠城,在山东镇压农民起义,也产生了很多稀奇事,这些都影响到《聊斋志异》。蒲松龄大概在分家以后,做私塾教师时,就开始写《聊斋志异》。他的好朋友张笃庆发现蒲松龄因为写《聊斋志异》影响到考举人,就写了一首诗劝他:“聊斋且莫竞谈空”,别写小说了,专心去考试吧。但是蒲松龄不听,还是写,不管哪个朋友听到什么奇闻轶事,他都要了解一下,写到自己的作品里头。

关于《聊斋志异》大家可能听过传得很广的一个说法,说蒲松龄为了写《聊斋志异》,在他的家乡柳泉旁边摆茶摊,请过路人讲故事,讲完了回家加工,就成了《聊斋志异》。这个说法是《三借庐笔谈》说的,鲁迅先生早就分析了,不对,不会是这样一回事。我们现在琢磨一下,蒲松龄穷到那种程度,45年在外边当私塾老师,家里有时候连锅都揭不开,怎么有闲空优哉游哉摆上茶,摆上烟,你给我讲故事,我写小说?不可能。但是蒲松龄不管听到什么人说,听到什么稀奇的事,他都收集来写小说,这是肯定的。他还有一个取材途径,就是到古人的书里边找素材。《聊斋志异》里大概有一百篇小说,就是改写自前人作品。前人作品有时候记得非常简单。比如说,在六朝小说和唐传奇当中,记了三个小故事,叫《纸月》、《取月》、《留月》。纸月就是有一个人,能够剪个纸的月亮照明,另一个人取月,能够把月亮拿下来放在自己怀里,没有月亮时候照照,第三个人留月,把月光放在自己的篮子里边,黑天的时候拿出来照照。都很简单,一百来个字,几十个字。蒲松龄拿来写了《劳山道士》。这是大家很熟悉的聊斋故事。

我们再看蒲松龄的感情经历是个什么样。蒲松龄的妻子非常贤惠,贤惠到什么程度呢?蒲松龄外出给人当家庭教师的时候,他妻子在家里上养老,下育小,住在荒凉的农场老屋里面。夜里狼都可能跑到院子里,她就整夜不睡觉在那儿纺线,如果有一点好吃的,给蒲松龄留着,有时留的时间长了,都坏了。这么好的一个妻子,但是个柴米油盐的妻子、糟糠之妻。所以有些研究蒲松龄的专家就发现一个线索,说蒲松龄有第二夫人,什么根据呢?蒲松龄文集里有一篇《陈淑卿小像题辞》,这篇文章是说:文章的作者和陈淑卿自由恋爱,父母不同意,最后两个人私奔了,然后是个悲剧。但是很快就有专家又考证出来了,陈淑卿是蒲松龄从南方归来在淄川丰泉乡王家坐馆给一个叫王敏入的人代写的文章,这样一来蒲松龄的所谓第二夫人不复存在了。大家就要问了,那他为什么能够写这么多这么优美的爱情故事?台湾著名作家林语堂曾经推测过。我也推测过,我是这样推测的:蒲松龄白天教完了学生,晚上自己坐在那个荒凉的书斋里,外面是月色朦胧,树叶在那儿哗啦哗啦响,远处传来狐狸的叫声,那个时候狐狸很多。这时候蒲松龄就很容易产生幻想了。他就想像有一个书生,就和他一样,是一个很穷困很不得志的,但是又很有才华,情感很丰富的书生,坐在一个荒斋里面,这个时候有个美女推门而入。你在这儿读书吗?我和你一块读书,我和你一块写诗、填词,我跟你下围棋,我安慰你这个贫困、寂寞当中的书生,你需要功名吗?我帮助你金榜题名。你家里老婆不是不生孩子吗?我给你生个传宗接代的孩子,而且这个女的不需要父母之命,不需要媒妁之言,不要妻子的名分,也不要这个书生的金钱,甚至还倒过来给你钱。在蒲松龄生活的那个社会,男女结合那是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像这个什么都不要的,对男人无条件奉献的女人有吗?不可能有,她只能是脑子里想出来的,只能是作者的想像。她是从天上下来的,她是从海底出来的,她是从深山洞府过来的,她甚至是阴曹地府出来的;她可能是小鸟变的,她可能是鲜花变的,甚至可以是书本里的。书生不是在那儿看书吗?从书架上搬下一本《汉书》摆在这儿,翻开第八卷,里边夹着一个小美人,纱帛剪的,背后写了四个小字,“天上织女”。突然,这个纱剪的小美人,折腰而起,飘然而下,来给书生当妻子,长得花容月貌,善解人意,跟书生自我介绍,我叫颜如玉,《汉书》出来的颜如玉,这真是“书中自有颜如玉”。

西方理论家弗洛伊德说,“梦是愿望的达成”。《聊斋志异》里面这些花妖狐魅变成的美女就是穷秀才蒲松龄的白日梦。他做这种梦,就是表达那种一厢情愿的男性的幻想,穷秀才的幻想。法国有一位著名的大作家雨果,就是《悲惨世界》的作者,他曾经说过,“想像是伟大的潜水者”。一个作家,一个小说家能写出引人入胜的作品,虽然要有一定的生活基础,但是更要靠他的想象,蒲松龄虽然那样贫困,那样不得志,他也写了和自己生平有关的一些东西,但是他特别善于想像,《聊斋志异》就是一个作家天才的想像才能和艺术才能的集中表现。

咱们的大作家蒲松龄就这样苦了一辈子,就这样在贫困线上挣扎了一辈子,在科举考试的路上落魄了一辈子,在写小说的路上奋斗了一辈子。到了康熙五十四年,正月二十二日酉时,这位大作家坐在他清冷的聊斋的窗前永远地离开了人世。蒲松龄穷秀才出将入相飞黄腾达这个梦想终于成为泡影,而用中国优秀的文化哺育起来的,又成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代表的《聊斋志异》光芒四射。历史是公正的。




一、作家和作品

蒲松龄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家庭,早岁即有文名,多次参加省试,却始终没有考上举人,到71岁才援例成为贡生。除中年一度在江苏宝应做幕客外,都在家乡当塾师,终身郁郁不得志。《聊斋志异》是他用几十年的时间写成的,他称这是他的“孤愤之书”。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它以谈狐说鬼的形式,揭露当时现实的黑暗和官吏的罪恶,对科举制度和礼教也有所批判,并以同情的笔调描绘了青年男女相爱的故事。但书中也存在着一些宣传忠孝节义的封建伦理观念和迷信色彩。

二、、《聊斋·自志》

披萝带荔,三闾氏感而为骚;牛鬼蛇神,长爪郎①吟而成癖。自鸣天籁,不择好音,有由然矣。松落落秋萤之火,魑魅争光;逐逐野马之尘,魍魉见笑。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闻则命笔,遂以成篇。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伙。甚者:人非化外,事或奇于断发之乡;睫在眼前,怪有过于飞头之国。遄飞逸兴,狂固难辞;永托旷怀,痴且不讳。展如之人,得勿向我胡卢耶?然五父衢②头,或涉滥听;而三生石③上,颇悟前因。放纵之言,有未可概以人废者。松悬弧时,先大人梦一病瘠瞿昙④,偏袒入室,药膏如钱,圆粘乳际。寤而松生,果符墨志。且也:少羸多病,长命不犹。门庭之凄寂,则冷淡如僧;笔墨之耕耘,则萧条似钵。每搔头自念:勿亦面壁人果是吾前身耶?盖有漏根因,未结人天之果;而随风荡堕,竟成藩溷之花。茫茫六道⑤,何可谓无其理哉!独是子夜荧荧,灯昏欲蕊;萧斋瑟瑟,案冷疑冰。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嗟乎!惊霜寒雀,抱树无温;吊月秋虫,偎栏自热。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⑥间乎!

注释:①〔长爪郎〕指唐代诗人李贺。杜牧为他的诗集作序,有“鲸吸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的评语。 ②〔五父衢〕古道路名,在今山东曲阜。③〔三生石〕相传在杭州天竺寺后山。唐李源与圆观和尚的后身曾相会于此。④〔瞿昙(tán)〕释迦牟尼的姓,这里指僧人。⑤〔六道〕佛教名词。佛教将众生世界分为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六类,轮回相续。⑥〔青林黑塞〕语出杜甫《梦李白》:“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这里是以李、杜的友谊比喻知交。


蒲松龄骂官司
一日,聊斋先生蒲松龄乘渡船外出,同船的除了船夫之外,还有4位乘客:衣冠楚楚的朝廷官员、正当妙龄的卖花女、身背锯斧的木匠和衣衫褴褛的拾粪老农。
船到河心,官员自恃满腹才学,便对大家说:“恕工冒昧地请诸位各依本人身份,用三字同头、三字同旁,对一首七绝,首尾相融贯连锁。”说着,他先开了腔:“三字同头官宦家,三字同旁绫缎纱。若非朝廷官宦家,谁人能穿绫缎纱?”
木匠师傅手扶斧箱,略加思索吟道:“三字同头庙廊库,三字同旁檩椽柱。如若要建庙廊库,怎能离了檩椽柱?”
卖花女一亮双眸,快言快语:“三字同头芙蓉花,三字同旁姑娘娃。若非妙龄姑娘娃,哪个敢讲戴芙蓉花?”
船夫手不停篙,笑着吟出一诗:“三个同头大丈夫,三字同旁江海湖。不是男子大丈夫,何人能识江海湖?”
蒲松龄憎恨世首黑暗,同情百姓疾苦,随口吟道:“三字同头哭骂咒,三字同旁狼狐狗。山野声声哭骂咒,只因世道狼狐狗!”
轮到拾粪老农了,只见他不慌不忙,从容吟道:“三字同旁稻秫稷,三字同头屎尿屁。牲畜吃了稻秫稷,当路排出屎尿屁。”
官员本想炫耀一番自己的官职与文才,不料今日遇到的几位看似卑微,却均非等闲之辈。于是灰溜溜的不再言语了。